学生管理制度
来源: | 作者:学历中心 | 发布时间: 161天前 | 15 次浏览 | 分享到:

.管理制度基本情况

1.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教学点管理机构健全,有明确的工作岗位、责任人和工作职责。教学工作协调有序,教务资料齐全,学生基本情况能够清楚把握,统计数据无错漏。配有专职班主任岗位,班主任工作落实,具备为学员服务的意识,和学员的通讯联系密切。其次,规范考点设置根据相关文件,本教学点使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安排考试,确保考试环境的标准化和安全性。同时,严格执行“教考职责分离”原则,考点一般设置在全日制中学。

2应急处置机制

本教学点制定了自学考试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成立了应急处置工作组,由学院院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院学历教育中心办公室、教务和招生部。应急处置工作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有效控制,及时上报,依规处置。   

 3教学管理:

- 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

- 确保教学质量,对教师进行评估和管理。

- 组织考试和考核。

学生管理:

- 招生管理,规范招生流程。

- 学籍管理,确保学生信息准确。

- 学生服务,提供学习支持和帮助。

(4) 财务管理:教学点明确收费标准,规范财务流程。

(5)师资管理:选拔和聘请合格的教师,进行师资培训和管理。

(6)教学设施管理:保障教学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7)档案管理:妥善保管教学和学生档案。

二、考试管理应急预案

(一)自然灾害类

预案1  发生地震、山洪、泥石流、海啸、台风、火山爆发等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

处置办法:

1.考前一周内,主动与气象、交通等部门联系,及时掌握荥经天气和公路畅通情况,在试卷领运过程中,要做好防灾的准备,及时将试卷运达考点,加强试卷安全保卫工作。

2.考试过程中发生自然灾害,考点立即停止考试,对考生进行疏散,配合地方政府帮助考生解决食、宿、交通问题,如发生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和压埋的情况,立即上报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降至最低。

3.考试结束后若发生自然灾害,要妥善安排好考生,加强与公安、卫生防疫部门联系,防止意外发生。

预案2  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试卷不能按时运抵考点或考生无法准时到达考点

处置办法:

1.考点应准确统计因灾害无法准时到达考点的考生人数,立即上报高校及相关单位部门

2.对因自然灾害无法按时参加考试的考生,要做好安抚工作,通知受影响不能参加考试的考生免费参加下次考试。

(二)事故灾难类

预案3  因雷击、断电等原因,造成信息网络系统崩溃、设备受损、信息丢失

处置办法:

1.考点要规范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加强与电力、气象、通信等部门联系,发生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要及时报告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封闭机房或监控中心,保证考生信息安全。

2.将考生信息备份,认真做好稳定和善后工作;若信息未考盘备份,应立即报告上级考试管理部门,请示处置方案。

3.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及时解决管理工作中薄弱环节。

预案4  发生火灾、建筑物倒塌等殃及学校的事故灾难

1.考试过程中发生火灾、建筑物倒塌等突发性事故灾难,应立即停止考试,并向公安、消防等部门报告,紧急组织考生有序疏散,确保考生安全。

2.如发生人员伤亡,拨打120请求救助,若有房屋倒塌和压埋的情况,立即先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力求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3.帮助考生解决食、宿、交通问题,做好考生安抚工作,并请示上级电大处置方案。

4.配合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并要做好保密工作,防止媒体对事件进行炒作。

(三)公共卫生事件类

预案5  考试期间学生不同范围内出现某种身体疾病等情况

处置办法:

1.参加考试的学生不同范围内出现某种身体疾病时,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并逐级上报。准确统计被感染考生人数,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处置工作。由卫生管理部门确认是否影响考试以及影响的具体程度,提出是否继续考试的建议和方案,报告高校考试应急小组。

2.若疫情属于一般性病毒或非传播疾病,可组织考生参加考试,如一时难以查清感染原因的,积极配备足够的医疗卫生人员随时处理相关事宜,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涉及公共卫生等其它方面信息的报送按照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3. 考试过程中如果考生突发体温异常或者有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应立即中止其考试,并由专人护送到隔离室,医务人员立即到场处置并请求当地卫生部门协助,同时封闭考场不允许任何人离开和逐级报告上级考试应急领导小组。

4. 如果决定不继续进行考试,应根据考试的性质另行安排考试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四)社会安全类

预案6  考试期间考场发现易燃、易爆物品等情况

处置办法:

1.考前和考试期间,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安全检查,加强考点的安全保卫工作。对考点应实行封闭式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考点或将可疑物品带入考点。

2.考点发现危险物品、火灾等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公安、消防等部门,及时排除险情。

3.险情一时无法排除或危及考生安全的,经上级考试管理部门同意,可组织考生有序撤离考点。

4.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监控,防止媒体对事件进行炒作。

预案7  考前和考试中,发生集体闹事、故意损害考试设施、罢考或与监考人员发生冲突

处置办法:

1.考前要加强对考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诚信考试教育,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自觉维护考试秩序,营造和谐的考试环境。

2.对突发事件,考点要严加防范,及时处置,将事件控制在较小范围。

3.做好考生思想教育和安抚工作,尽快平息事端,对带头闹事、违法人员不准其离开考场,并向公安机关报警。

4.若因监考人员行为不当或工作失误引发的矛盾,要更换监考人员,被更换的监考人员或劝离考场的考生若接触试卷的,在该科考试结束前进行封闭。

5.事件调查处理期间,要做好安全保密工作,防止媒体对事件进行炒作。

(五)责任事故类

预案8  有关考试违纪被媒体曝光事件

处置办法:

1.核实媒体披露内容向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情况。

2.及时控制现场事态发展,收集相关信息,初步判断事件性质。

3.及时做好对考生及社会的解释、宣传、善后等工作,尽最大努力降低不良影响。

4. 正确引导舆论,营造网上主流舆论话语权。

预案9  考试前发现有集体舞弊情况征兆

处置办法:

1.立即将舞弊考生请出考场,高校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报告等候处理

2.加强对考生的纪律教育和诚信考试教育,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和防范措施。

3.协助公安部门加强对考点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安全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解决,确保考试顺利实施。

预案13  考试中发现大规模集体舞弊

处置办法:

1.准确记录作弊考生人数、违纪事实,作好考生的教育,避免发生冲突。

2.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上报至高校及管理部门,请示处置办法。

3.检查考点及周边环境,防止考点内外相互串通,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作弊。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解决,确保考试顺利实施。

4.协助公安和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调查,严厉打击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的团伙作弊行为,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5.事件调查处理期间,要做好安全保密工作,防止媒体对事件进行炒作。


上一篇:
下一篇: